
刘龙珠律师法律评论:万般带不走,惟有业随身
文/刘龙珠律师
陕西汉中“2.15谋杀案”比大年三十这一天的任何烟花爆竹炸得都要响——犯罪人张扣扣为母报仇,杀了22年前打死母亲的王家父子三人,随后投案自首。
网上瞬间掀起热议,有人说,当年张扣扣母亲被打死,案件审理不公正,使得张扣扣为了给母亲讨个公道而走上报仇之路,是条汉子,值得敬佩;也有人说,张扣扣滥用私刑,一下夺走三条人命,是犯了杀人罪,不能轻易放过。
刘律师只想说,善恶终有报,苍天饶过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一丶 法律不允许,情理可体谅
网友说的没错,无论如何,张扣扣一下杀了三个人,而且是有安排计划的,这是故意杀人罪无疑——即便情有可原,三条人命没了,确实是违法了,刑责在所难免,依据法理也不应该放过。同时,其他网友说的也没错,13岁的张扣扣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被活活一棍子打死,这个阴影笼罩了他整个童年,法律没有给他们一个公正的审判,近1万的赔偿只拿到2千,8年的牢狱只坐了3年,整整22年来,张扣扣都浸泡在这样的丧母之痛中。张扣扣的行为不值得鼓励,也不应该鼓励,因为是违法行为;但是“法律不外乎人情”,从情理上说,张扣扣为了母亲讨回公道也是能够被理解和体谅的。
二丶 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网络上流传了很多版本,有的说是张扣扣母亲爱吵架,主动挑衅王家人;也有的说是张丶王两家因为宅基地问题结下梁子;还有的说两家人是因为邻里过节送礼不到位引发矛盾……无论是什么理由都好,矛盾丶吵架,都不至于上升到动手的程度。哪怕真的是张扣扣的母亲去挑衅,面对一个农村妇女,有必要直接一棍子打在人家头上吗?稍作反抗把人撵走,事端不也就平息了吗?
最终,无论出于故意还是无意,张扣扣的母亲都死了,死因是头部受到钝物撞击——故意也好,失手也罢,都是杀了人,承担罪责是应该的。但是王家人让未成年的小儿子为已成年的老二去定罪,从而获得较轻的审判;同时近1万元的赔款只给了2千,连8年的有期徒刑也走后门靠关系,硬是坐了3年就放出来了——对于失去母亲的张扣扣来说,这无疑是二次伤害。
张扣扣退伍回家后,没有娶妻生子,没有固定工作,而是选择了在22年后的年三十晚上,去王家报仇——他用刀割喉丶刺死两人,还有一个人用手枪射击致死——至于家里的妇孺,张扣扣表示她们是弱势,不会伤害他们,他也向闻求救声而来的村民们说,自己只是来报仇,不会伤害其他人,但是如果有人阻拦,他也不会手下留情——最后,王家重复了当年张家的悲剧,孩子们像张扣扣一样,失去了完整的家庭。
天道轮回,因果循环,世间一切都是守恒的,当年王家父子用木棍打死了张扣扣的母亲并通过关系减轻了小儿子的刑期,如今,张扣扣回来杀死了父子3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间拖的越久,要受的报应就越大,还要算上“利息”和“滞纳金”。
三丶 当代的武松
很多网友称,张扣扣是当代武松——武松得知自己的哥哥武大郎被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通奸的狗男女下毒杀害,杀了潘金莲,并砍下头颅去找西门庆;武松和西门庆大打出手,最后西门庆被武松提下楼,活活打死。最后,武松把这对狗男女的头颅祭在了武大郎的牌位前,随后去衙门自首。
确实,武松和张扣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为了家人复仇而杀人,武松为了哥哥,张扣扣为了母亲;他们都没有滥杀其他无关的人,武松只杀了下毒的潘金莲和西门庆,张扣扣只杀了当年打过他母亲的王家父子;他们杀了人后都主动投案自首。
张扣扣虽然是一个法律上的杀人犯,但是他对这个社会不会造成危害,从他不娶妻生子的行为看来,他其实是一个有承担的男人。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为母亲报仇;也知道自己的报仇方法不判死刑也要做一辈子牢,因此,他选择不结婚,不拖累人家女孩,也不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杀人犯父亲,获得和自己一样不完整的童年。同样,从这个行为也能看出,张扣扣早就已经计划好要报仇,因为在杀人过程中,他非常冷静,包括杀人后,他不慌不忙去吃了碗面,从容的到警察局自首——这让刘律师想起佛罗里达州近期的一起案件,一名60岁华裔男子和邻居长期不和,计划2年,于今年的23日下午开枪杀死了邻居。而这名华裔男子在作案前进行了遗嘱公证,并打算在杀死邻居后上吊自杀——他和张扣扣一样,到达警局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丝毫没有为自己开脱罪行的意味。
四丶 人间佛教对因果报应的解读
舅父星云大师在很多场合都说过,人可以不信佛,因为不信佛,佛祖不会怪罪;可是人不可以不信因果,因为你种的因,无论好坏,最后都会有果,无论好坏,都会报在你和你家人的身上,甚至子孙后代的身上。
先说大师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爬山遇难,不幸得了脑震荡,救难人员赶紧挂电话找脑科专家救人。那个脑科名医得知时间紧迫,马上动身,想不到却在半路上被一个穿皮夹克的中年人拦截住,用刀抵着他脖子威胁他说:“下来!我要用车!”
医生很着急,忙着解释道:‘先生,我是个医生,有个病人情况危急,正在等我去施救……’
那个歹徒不等他说完,一拉一扯,就把他赶下车来,发动引擎呼啸而去了。医生又气又急,想到那个年轻人垂危挣扎命在旦夕,也来不及报警了,赶快再找车子赶路,等到他好不容易拦到车子载他去达目的地时,都已经三更半夜了。围在现场的救难人员一看到他来,就顿脚叹气的指责说:“怎么这样迟才来?他半个钟头前已经咽气了!”
医生疲惫不堪的近前一看,年轻人果然早已气绝身亡,旁边蹲着一个男子在哀哀恸哭,连声悲泣:“我的儿子呀!我的儿子呀!”
医生看到他身上穿的皮夹克,立刻一眼认出他就是半路拦车而去的人,不觉气上心头,一把抓住他的衣领骂道:“就是你!就是你害死你儿子的!”
原来那个穿皮夹克的人是死者的爸爸,为了赶来看受伤的儿子,不顾一切的劫了车,想不到却偏偏劫下了同样忙着赶来作急救的医生的车,使救命的医生半途耽误,终于铸下大错,平白送掉自己儿子一条命。所以,很多时候家庭成员的关系,不但有因有果,而且错综复杂,不但各人作恶各人自受,有时余殃未尽,甚至会连累丶遗害子女。
司马温公家训里提到:“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享;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遗子孙长久之计”,实在值得大家深思。
无论张丶王两家22年前究竟有多么不可调和的矛盾,王家打死张扣扣的母亲,就是种下了恶“因”;22年后,张扣扣的报仇,就是王家要受的“果”。王家人以为通过关系,让小儿子少坐几年牢是家门幸运,殊不知这更加深了张扣扣的憎恨——失去母亲,裁判不公,凶手没有得到应有的严惩,张扣扣只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讨得“公正”。
张扣扣一案是一场悲剧,而这个悲剧的意义在于提醒社会,不要再有第二个“张扣扣”——如果你曾欠人债务,请尽快偿还;如果你曾出言诽谤他人,请为自己的言辞道歉;如果你曾致人受伤,请给予必要的补偿……伤害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去弥补自己给他人造成的伤害,而不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少受些惩罚——少受的那些“果”,不仅将来你自己要受,还可能会殃及你的家人丶子孙!
万般带不走,惟有业随身——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